認證種類GMP良好操作規范認證
服務內容GMP良好操作規范認證協助申請
所在地深圳&廣州
GMP認證顧問GMP良好操作規范認證咨詢
ISO22716認證咨詢ISO22716良好操作規范體系內審員培訓
GMP內審員培訓良好操作規范體系內審員培訓
GMP認證申請良好操作規范體系認證輔導
GMP認證種類GMP820認證&GMP110認證
GMP食品接觸材料認證食品接觸材料GMP認證
GMP認證輔導良好操作規范體系認證輔導
周期2個月左右
標準依據客戶行業要求
審核流程協助推進
*一次性
GMP認證材料顧問協助整理
GMP認證資料咨詢依據審核標準來
1. 目的
建立相應的體系,以限度的減少欺詐或參假食品原材的采購風險,而且確保所有的產品描述和承諾合法,準確且屬實。
2. 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公司食品安全所涉及的所有供應商。
3.職責
采購部:對于所有供應商原材料索取相關資料。
采購部:對供應商原材料提供的檢驗報告進行核實驗證。
4. 程序
4.1信息來源于:行業學會,來源,私有資源中心。
4.2對所有食品原材料或原材料組進行成文的脆弱評估,以評定或冒牌的潛在風險,考慮以下因素:
4.2.1摻假或冒牌的以往證據(主要參照《151種非法食品添加物》)
4.2.2摻假或冒牌*具吸引力的經濟因素。
4.2.3通過供應商接觸到原材料的難易程度。
4.2.4識別參加常規測試的復雜性。
4.2.5原材料的性質。應保持對薄弱性評估的審核,以反映潛在的風險對經濟情況和市場情報的變化。應每年進行一次正式的審核。
薄弱性評估表如下:
評估規則:
a原物料特性:原物料本身特性是否*被摻假和替代。風險等級:高----*被摻假和替代;中----不易被摻假和替代;低----很難被摻假和替代。
b過往歷史引用:在過去的歷史中,在公司內外部,原物料有被摻假和替代的情況記錄,風險等級:高----多次被摻假和替代的記錄;中----數次被摻假和替代的紀錄;低----幾乎沒有被摻假和替代的記錄。
c經濟驅動因素:摻假或替代能達成經濟利益。風險等級:高----摻假或替代能達成很高的經濟利益;中----摻假或替代能達成較高的經濟利益;低----摻假或替代能達成較低的經濟。
d供應鏈掌控度。通過供應鏈接觸到原物料的難易程度:風險等級:高----較*接觸到原物料中,在供應鏈中較難接觸到原物料。
e識別程度:識別摻假常規測試的復雜性。
風險等級:高----無法通過常規測試方法鑒別出原物料的摻假和替代。中----鑒別出原物料的摻假和替代需要較復雜的測試方法,無法鑒別出低含量的參加和替代;低----較*和**的鑒別出原物料的摻假和替代,檢測精度高。
注:危害性:根據發生的可能性判定分值為1-6分,其中高風險劃分有(*產生6分,較*產生5分);中風險劃分有(一般產生4分,輕微產生3分);低風險劃分有(基本不產生2分,不產生1分)
等級分數評判結果判定:
5-10分為低風險,可忽略不計的原料,不必采取下述行動,11-16分為中風險,不大可能摻原料有新的信息時要再評估,17-30分為高風險,*有可能摻原料,需要采取下述行動控制。
4.3在原材料被看作是摻假或冒牌的高風險的情況下,應**相應的保障措施或測試流程。
4.3.1采購要求供應商提供原材料擔保書。
4.3.2每年提供一份第三方檢測報。
4.3.3要求成品包裝上貼有或取決于包括以下各項在原材料狀態的標簽或承諾聲明包含以下內容:
4.3.3.1具體來源或原產地
4.3.3.2種植/變種承諾
4.3.3.3*狀態(如全球良好農業規范)
4.3.3.4生物狀態
4.3.3.5身份保持
4.3.3.6特定商標命名成分
5、對供應商生產方法作業承諾聲明的情況下,我司有必要向供應商索取。
5.1銷售配送記錄,作業承諾聲明的配送服務流程,并識別污染或身份丟失的區域,應建立適當的控制,以確保承諾聲明的完整性。
5.2,部門近公布的易摻原料,應立即采取相應行動控制。
信息交流(內/外部溝通):
1 信息交流的方式:管理例會、各類會議、培訓、文件申請單、糾正/預防措施報告、相關報表、電話、板報宣傳欄、聲像資料、內部審核、電子郵件、內部網絡、公告欄、意見箱、內部刊物等。
2 內部信息交流:
各部門對質量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有任何的問題、建議、改善要求時,均可通過以上的適當溝通方式聯絡管理者代表或食品安全小組組長。
與質量食品安全直接相關的信息,部門及時聯絡品控部或食品安全小組,由其處理并填寫《備忘錄》,必要時須經管理者代表審閱后再作處理。對可能影響到質量食品安全的溝通聯絡信息須進行必要的記錄。
必要時,與質量食品安全有關的重大信息在公司的管理例會討論。

1 合同評審的時機:在向顧客承諾前必須進行合同評審。
2物控部業務員在接獲訂貨需求時與顧客進行溝通,然后組織有關部門進行合同評審。如合同評審不能達到顧客要求,必須與顧客進行溝通。
3物控部業務員與顧客簽訂合同前,組織相關部門進行合同評審,如合同評審不能達到顧客要求,必須與顧客進行溝通。
A. 法律法規、食品安全、顧客的要求是否已確認;
B. 所有要求是否可以滿足;
C. 質量食品安全有無保障
D. 價格是否可以接受
E. 技術力量、設備設施有無*
F. 數量
G. 交期
H. 運輸方式
4合同評審通過后,由物控部業務員保管《合同/標書評審記錄》。

1. 文件控制程序 GB-OP-01
2. 法律法規控制程序 GB-OP-02
3. 記錄控制程序 GB-OP-03
4. 目標控制程序 GB-OP-04
5. 應急準備和響應控制程序 GB-OP-05
6. 溝通控制程序 GB-OP-06
7. 管理評審控制程序 GB-OP-07
8. 人力資源控制程序 GB-OP-08
9. 設備設施控制程序 GB-OP-09
10. 產品實現策劃控制程序 GB-OP-10
11. 危害分析控制程序 GB-OP-11
12. 危害程度判定程序 GB-OP-12
13. HACCP計劃控制程序 GB-OP-13
14. 食品安全驗證控制程序 GB-OP-14
15. 合同評審控制程序 GB-OP-15
16. 采購控制程序 GB-OP-16
17. 生產過程控制程序 GB-OP-17
18. 標識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GB-OP-18
19. 測量設備控制程序 GB-OP-19
20. 顧客滿意度控制程序 GB-OP-20
21. 內審控制程序 GB-OP-21
22.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GB-OP-22
23. 通知和召回控制程序 GB-OP-23
24. 數據分析控制程序 GB-OP-24
25. 糾正和糾正措施控制程序 GB-OP-25
26. 預防措施控制程序 GB-OP-26
27. 操作性前提方案控制程序 GB-OP-27
28. 原控制程序 GB-OP-28

文件的評審:
1 文件修訂/制作/廢止作業:文件需修訂/制作/廢止時,由權責部門提出申請,交管理者代表,必要時總經理批準。
2 公司全體職員均可對質量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文件(手冊、程序、工作文件、記錄等)提出修改意見,以促進質量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持續改進。
3 當以下情況發生時,品控部可報請管理者代表對相關文件進行再評審。
A、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發生重大變化。
B、公司活動發生重大變化。
C、公司結構和職能發生變化。
D、其它須引起重視的質量、衛生問題。
統計技術
(a) 適當時,每一個制造商應建立和保持識別有效統計技術的程序,這些統計技術可用于建立、控制和驗證過程能力和產品特性的可接受性。
(b) 當使用抽樣方法時,應記錄抽樣計劃并且抽樣計劃要以有效的統計理論分析為基礎。每一個制造商應建立和保持程序以確保抽樣方法對預期用途的充分適宜性,當抽樣計劃發生變更時,可確保得到評審。應記錄這些活動。
http://www.aybg.net